打印

[历史古香] 【明末烟云 】正篇 1-15加强版(全)

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
1
作者大大这篇文章写的真是太好了,是我读的色文中,历史最好的。是我读的历史文学中,色情最好的。以明末覆灭为背景,精心撰写了这篇文章,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,对情节的描述身临其境。我已经在拜读文章的过程中,撸了好多次了。
        我个人对明朝这个汉人最后的封建王朝是没什么感情的,纵览二千年的历史,就是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。不管什么族的,能把天下治理好就行了。这是一个颇有戏剧性的王朝,开局一个碗,结局一根绳,仿佛像开玩笑一样。但是回顾276年的历史,可以肯定这是寿终正寝!在封建周期率面前,这已经是极限了,所以无论是崇祯还是其他人怎么挣扎,都无济于事,帝国已经恶疾缠身,一人之力岂能挽狂澜于既倒?
       在回到李自成的大顺军上,这也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,驿卒出身,身份卑微,因为崇祯裁员顺利毕业,直接揭竿而起,多次即将被明朝剿灭,甚至身边只剩十几人追随,但又屡屡逢凶化吉,即便农民军被打垮,又能转瞬间聚众数万,再和明朝抗衡,这不得不让人相信“天命”的说法,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能多次死里逃生。他能越做越大当然跟崇祯的昏庸脱不了关系,战略严重失误,崇祯17年更是直接拿下北京,覆灭明朝,但是他的失败也是十分奇妙,我们回顾过去的历史,上一个失败的农民军领袖是黄巢,打进首都又被赶出去,只不过当时唐朝气数未尽,皇帝都跑到蜀地了,明朝确是天子死社稷了,这么看崇祯还不如唐僖宗明白。。。但是李自成面对的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山海关外还有一个政权虎视眈眈,实力比过去的渤海国,高句丽更加强大,而且时代变了.....李自成手下的农民军过于散装了,而且也缺乏朱元璋高筑墙、广积粮的根据地建设思维(当然跟覆灭明朝太偶然,来不及建设也分不开),再加上吴三桂的倒戈,根本不是八旗的对手,一战即溃,一路溃败,出北京,从山西取道退往关中了,清朝相当于坐收渔翁之利,白捡了北京城,不得不感慨,皇太极辛苦一辈子,在等等就赢了,偏偏崇祯16年就死了,便宜了福临(这起名字确实很重要啊),从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峙中也能看出来,还是得活的时间长有优势。李自成还幻想守住关中,熟不知关中早就不是那片秦,汉,周崛起的沃土了,也没有盛唐的繁华,曾经易守难攻的潼关,被红衣大炮一轰就破了,李自成一路败逃居然死在湖北九宫山上一老农手里,真是一个天大的玩笑,不亚于李存勖死在兴教门之变的乱矢之下,一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空,真是死的憋屈。
       最后在说道清朝身上,清朝从东北发家,从地理历史学角度看,中原(18省),青藏,西域,蒙古,东北是五个独立的地理单元,清朝能将他们牢固的维系在一起,不愧是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,尤其对蒙古的手段,既靠血缘维系,拉进两家关系,又大传藏传佛教,从精神上瓦解,比汉人修长城的方式何其高明。在过去的两千年,尤其是上个千年,东北太耀眼了,鲜卑就起源与东北,后来的高句丽跟隋唐硬干多年,契丹,女真为我劲敌,满人更是一统天下,我一直想,今天的衰落是不是就是物极必反,过去太强了呢?他依靠我们汉人内部矛盾,趁虚而入,席卷北方,在击溃南明,夺取了中原,不得不说运气太好了,我对这个朝代的评价就是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,虽然非我族类,但是是这片土地历史的一部分,我就不说好坏了,我一直没想明白当时那么局面,谁上去能行?汉人真是能做到更好么?唉,近代史太惨了。
       说了这么多,也挺没逻辑的,有点惭愧,从明末我看到的是历史是偶然所构成的必然,思绪回到那时金戈铁马的岁月,我们还是要珍惜现在和平的时光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逍遥夢 金币 +72 认真回复,奖励! 2024-2-1 18:44

TOP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5-23 23:09